行业定位与消费者定位
在日常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中,经济行为的实施与企业自身定位具有重大的关联。经济学家认为,准确的定位企业、弄清企业所处的地位,有助于企业制订战略规划,从而有助于拓展市场渠道、打造品牌形象,更有助于企业进行市场行为,以及在进行阶段性市场行为所需要的财政预算。
但是,一个企业家在定位品牌时,往往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尤其是只单纯地依据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声望、规模等定位自我,而忽视企业所指向的目标群体:市场。笔者认为,企业在定位自己时,应该有两个指标,第一是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这是企业进行目标规划的最重要着力点。第二是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大致调研后可以估计一个平均值,我们称之为“企业的市场定位价值点”,例如,一个木地板品牌,其在行业内根据规模、资金、声望等可以排到行业第二,但其在市场地位中可能因为形象较好排到第一,也可能因为形象较弱排到第三,甚至差距更大。那么,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就应该进行客观分析,假如市场地位高于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进行保持。如果市场中的地位低于行业地位,我们就必须找到原因,为什么企业有这么大的规模而没有这么大的市场效应?为什么企业有这么大的行业影响力,而没有相应的市场影响力。
笔者认为,用市场定位自己不仅仅是企业决策者需要精通的做法,更重要的在于,市场执行人员尤其是区域经理必须精通的做法,因为一个企业在行业内的规模、声望等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而市场操作直接影响消费者心理,从而影响市场形象和品牌美誉度。例如,企业甲是行业内公认第一,为什么A、B相邻的两个区域,A区域消费者认知率、满意率为第一,而B市场却落在企业乙和企业丙之后,沦为第三。分析这些原因,逐步解决终端问题,尤其是经销商执行力问题,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逐步提升和企业营销网络的健全和优化。
同质化与异质化
在技术日益成熟的木地板行业,每一位业内的人士都明白,无论如何炒作,概念始终只是概念,而在工艺、地板品质上,处于同一等级的企业其水平已经越来越接近。在品牌运做中,同质化一般被认为对企业是具伤害性的,因为它会使得企业没有自己的优势可言,从而也就没有了品牌特点的利器。
笔者认为,同质化与异质化并不单单局限于产品的品质和技术上,产品线上的衍生物也极其重要,如品牌运作手段、企业形象、售后服务、营销队伍等等。产品同质化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一个环节都被“同化”。举个例子,比较成熟的手机市场,几乎比较大的品牌企业都能够完成其他企业所开发的新手机功能,而且功能日益趋向一致。但是,因为价值观念、品牌运作方式、企业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因素上存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两个在企业规模、研发水平、产品品质几乎相同的企业,市场影响力、销售量会出现天壤之别。
笔者认为,同质化并非是阻止企业品牌运作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企业核心思想的差异化,也就是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所能把握的高度和宽度,以及这些因素对品牌运作、营销渠道、终端服务影响的深浅程度。
因此,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出现同质化现象的时候,必须用外力打破这一圈子,即在其他因子上充分运用异质化手段,以保证企业在整体上区别于其他企业。
“短线与长线”法则
在股票投资中,短线和长线有着明显不同的利益均衡,选择短线和长线具有很大的差别性。一般认为,短线更容易受资金操纵,非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会更大,而选择长线的股民则更多地关心中长期的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
那么,我们可以把长线与短线的操作规则运用到木地板企业的品牌操作中。股市中,投资某种股票一般是基于该股具有发展潜力的主观判断,同样,做一种品牌其实也是一种判断投资,笔者称之为“品牌投资”。在现实中,因为木地板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在品牌运做中,常常出现“品牌短线投资”的现象,即在短期内进行大手笔的品牌打造,当然,笔者所说的“品牌短线投资”是相对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时间长短而言,且长与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品牌短线投资”可能为一年,也可能为二年,甚至更长时间,因为一个著名品牌的发展时间可以延伸至百年以上,一年二年和百年相比肯定算作短线。
现在,我们来分析木地板行业的品牌投资状况,因为受资源的限制,木地板企业往往有一种偏颇的品牌操作方法,即短时间内运用广告手段连番轰炸,以求借助媒体宣传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从而促进销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短期投资效果是非常明显,企业在市场中的认知度会大幅飚升,销售量也可能会急促上升。
但是,问题是,这种操作方法往往对打造品牌形象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损害品牌的长期建设,因为,短时间内的品牌推广操作,一般多应用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快速消费品的直观性能较佳,费用也比较低廉,会立即对品牌鉴别出优劣。但对于木地板这种长期的消费品,尤其是有雄心和志气的企业家,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品牌化策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长期性的品牌规划,即运用长期的品牌投资策略,在坚持品质、技术、渠道、服务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础上,制订比较周详的品牌推进计划,并不断对计划进行补充和革新,以求企业能成为真正的品牌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