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表数据,前3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低于一季度的10.6%和二季度的10.1%。也就是说,虽未出现GDP指数的暴跌格局,但已经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回落态度。股市方面,上证指数从5525点一路狂泻,直到如今已经跌破2000点,让广大股民人心惶惶。
经济大环境尚且如此,地板行业的情况可就更不容乐观了,激烈不断的市场竞争使众多中小品牌早已举步维艰,业内人士预计未来3年,60%的地板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昔日的朝阳产业如今似乎已步入冬天。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000余家地板厂家,品牌多达3000余种,而整个欧洲却只有20多个品牌,中国的地板行业一直处于过度竞争的局面,洗牌的声音一直不断,林产工业协会张森林会长更是表示“品牌数量应该减少,最后整合到100家左右,行业才能算步入正轨。”
2008年,中国奥运年,也是中国地板行业的洗牌年,常州甚至在一个月之内就倒闭了三十余家企业。
这个冬天,似乎出奇的冷!
这个冬天到底有多冷?
从上游产业的低迷、到原材料的涨价、到出口形势的担忧、再到行业较为严重的信用危机,似乎整个地板行业普遍遭遇发展危机,冬天冷得似乎已至骨髓。
上游行业低迷
2007年11月以来,在国家货币信贷、土地和产业等多种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供需关系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供“火”需“冷”现象。
供应方面,国务院于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明确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房屋施工面积增长25.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1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增长1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
与供给较快增长相反,需求却出现了负增长。
由于去年加息、按揭贷款门槛提高,投机需求得到抑制,使今年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出现了负增长。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为负的4.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为负的1.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1.5个百分点。
而由于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使得国内房地产更加举步维艰,消费者购房意愿下降,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房地产价格也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呈现出逐月回落的趋势。今年1月至9月,中国住宅销售面积为403.21百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9%,是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的趋势。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其调整效应正在向其产业链传导。由于买房子的人少了,建材装修材料的需求量也自然随之减少,木地板市场销售情况很不理想,地板和装潢行业的“金九银十”也几乎化成泡影,企业营业额和利润较往年大幅下滑。
生产成本提高
地板生产的成本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中国是世界上林产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木材需求量也处于世界第一,年木材消费量高达3.37亿立方米。而98年的洪涝灾害,使得大片国土森林被破坏和流失,国家紧急发布了“禁止乱砍乱伐”的通知,国内林木资源的供应开始紧张。同年,国家取消了原木进口税,将各大品牌的目光引向国外,木材进口在过去的10年中以16%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但近几年来,国外很多国家基于各种原因,开始加强对本国林木资源的保护,纷纷实行出口紧缩政策。
1、俄罗斯提高原木出口关税
俄罗斯是我国原木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其政府一直认为原木出口关税太低,吃亏了,同时也是为了发展本国的木材深加工业,控制原木的出口,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提高原木出口关税,并计划于2009年将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到80%,即原木出口关税每立方米不低于50欧元,以此限制原木出口,促使中国等原木需求国到俄罗斯发展木材加工业。
2、亚洲各国控制非法采伐
亚太地区的木材出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我国地板面层材料如菠萝格、番龙眼和冰糖果等木材的主要来源。但是这些国家的非法采伐问题比较严重,过半数的采伐是非法的。近两年他们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控制非法采伐,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政策限制原木的出口。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我国政府也表态愿与各国合作共同打击非法采伐,保护世界森林资源。
3、非洲进口成本加大
目前非洲原木主要来自加蓬、喀麦隆、刚果和赤道几内亚等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没有采取控制原木出口的措施,但是随着目前油价的上涨以及其他方面费用的增加,运输成本费用有了一定的上涨。
受此影响,木材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提高。对此,大部分企业只能以加大库存的被动方式来尽可能的降低影响。许多企业因此陷入困局,调整地板价格客户不接受;木材价格随着国内市场销售旺季的到来,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价格上涨的压力随着加大。木材价格上涨,库存加大,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行业政策性调整等使得地板生产成本不可避免的上来了,但木地板价格的上涨却不足15%,企业面临着市场、供应的双重挤压,生存环境更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