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蓬勃发展,遭遇行业寒冬——蚌埠市地板市场概况
2008-12-22 14:44:43  来源:地板市场网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

  蚌埠市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市区跨淮河两岸。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在此设站,也使蚌埠逐步成为皖北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2008年11月,本刊市场调查小组走进蚌埠,经过数天的走访和统计,发现此处的地板市场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一、主要卖场概况

  1.光彩大市场:目前蚌埠市最大的综合性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于2004年投入运营,目前此处有地板经销商40余家,占蚌埠当地地板经销商数量的70%,也是主要地板品牌的代理商所在地,圣象、大自然、惠尔、肯帝亚、永吉等品牌经营状况较好,起到了引领市场的作用。

  2.红星美凯龙:作为国内重要的家装建材连锁卖场,红星美凯龙进入蚌埠时间较短,2007年对外开业,其中地板经销商现有9家,位于红星美凯龙地下一层,几乎都未正式营业,其中大自然、菲林格尔两家正在准备将店铺搬迁至地上三层。除地板外,红星美凯龙内的许多店铺也仍处于空闲状态,这其中有时间短的因素,另外就是其所在的淮上区位于淮河北岸,基本上属于城乡结合部,人流量稀少,这是造成招商不顺的重要原因。

  3.朝阳路:蚌埠最早的地板销售市场,又称大庆建材市场,目前还有5家地板经销商,除一家是圣象的分店外,其余几家品牌不太知名。此处市场正在被逐渐废弃,未搬走的店铺也是因为租期未到的原因,作为地板市场,朝阳路被完全废弃不会太久。

  4.泗水桥建材市场:是蚌埠市早期的地板市场之一,属于商业街形式,层次不高,也无分区,基本上是无规律分布的。现有经销商10余家,没有知名品牌,同样面临经销商流失、市场废弃的现象,但作为规模第二位的装饰建材市场,销量仍有一定影响力。

  5.胜利路:此处零星分布不到5家地板经销商,基本上都在2000年前后出现,目前经营状况并不太乐观。

  二、市场现状分析

  1.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晚

  蚌埠市地板市场的起步不晚,但在2000年前发展非常缓慢,2000-2004年间有所加快,但仍没有明显的表现。2004年光彩大市场建成运营后,市场发展扩张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规模成倍数增长,2005-2006年为快速膨胀期。不过蚌埠市地板市场有些生不逢时,2007年开始,国内地板行业开始走入低谷,刚刚快速发展了两年的蚌埠地板市场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也开始降温,在2008年表现最为明显,总体地板销售比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40%,这也造成了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形成的中断。

  2.消费呈两极分化

  在蚌埠地板市场,消费量最大的是实木地板和低价强化地板,而大多数作为中档地板的品牌经营普遍不佳。因为占消费者10%左右的高收人群基本都会选择相对昂贵的实木地板,价格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剩余的一般消费者及低收入人群则多倾向于购买低价的强化地板甚至是更加低廉的工程板。“要么买品质,要么买便宜”是当前消费习惯的真实写照。这也造成了占经销商大多数的中价位地板品牌的竞争的更加白热化。

  3.地砖、地板各占半壁江山

  总体来说,当前蚌埠消费者对于地板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装修房子时都会购买地板,但一般都只铺装卧室,其他房间都用地砖铺装,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地板的潜在用户很多,但单位购买量偏小,给经销商和厂家的发货增加了难度。

  4.竹地板有待认可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新型地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竹地板,而且发展迅速。不过在蚌埠仍以木质地板为主,竹地板等新品牌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些地板经销商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5.经济制约市场发展

  以2007年建成开业的红星美凯龙为例,位于淮河北岸的淮上区,虽然与市区只一河之隔,但淮上区在规模上只能算是一个镇,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人口都与市区无法相比。另外在市区通往淮上区要通过一个淮河大桥收费站,而且不管本地还是外地车辆来去都要缴纳过桥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车辆的通行,有私家车的人想开车去看地板的话就得付额外的钱,以短途货运为主的本地小货车也都不愿意去淮上区做生意,这也是造成红星美凯龙处境堪忧的主要原因。

打印】【关闭】【顶部
 
 
 
 
昵 称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