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消费市场遭遇了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寒流。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近乎崩溃的局面,各地楼市一片沉寂,尽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但收效甚微。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业作为消费市场的基础,房地产的崩盘在某种意义上表明我国消费市场将步入“寒冬”。而作为房地产关联产业,地板业同样在2008年近乎遭遇了“灭顶之灾”,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国地板市场上的总体销量与去年相比平均下降约40%,个别地区达到50%以上,这也就表明,一批中小地板企业可能在这次“袭击”中丧失生存能力。
终端销售市场的表现同样让我们对08年地板行业心灰意冷。产品销量下滑,商家利润缺失,盲目的价格竞争都使我们感觉到08年地板市场已经被折腾的精疲力尽,伤痕累累。商家数量的大面积流失,品牌终端销售商的频繁更换成为今年终端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但是,这一现象对地板业来讲是有利还是不利?销售市场是否仍然存在隐患?规范化终端市场是否出现滥殇?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来到安徽阜阳,对阜阳的地板市场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一、市场构成分析
阜阳市地板市场起步于1998年,十多年的发展并不算顺利,直到2005年才确立了以圣象、大自然、菲林格尔、德尔、惠尔等品牌为首的较规范化市场模式。在几大品牌的带领下,阜阳地板市场在整个皖北地区来说已相当不错,消费者对木地板的接受程度明显要高于其它地区,因此阜阳也就成为了皖北商家保有量最多的地区。目前,阜阳有集中地板卖场3个:阜王路市场,瑶海装饰城和双龙桥装饰城。商家数量约60家,木地板的销售量约占到地面铺装材料总销量的70%左右。以此来看,阜阳市地板市场似乎已步入正规划发展之路,但受目前国内消费环境影响,仍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对于目前阜阳地板市场现状,笔者从几个方面作了简单分析:
1 阜王路市场
阜王路市场是阜阳较早的建材市场,商家分布在阜王路两侧,以经营木地板、木门、油漆为主。其中木地板商家13家,多经营强化复合地板。阜王路市场存在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阜王路是阜阳市主要交通干道之一,交通便利;2、市场影响力较大。阜王路市场商家是阜阳最早的地板卖场,在消费者间的影响力较大。存在劣势:市场规模小,分布较分散。13家地板店零散地分布在阜王路两侧,这就给消费者在购买地板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加了困难,很难发挥市场的集中优势。有时,消费者为了挑选另一个品牌的产品,还要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这也不利于消费者积极性的培养。同时,瑶海装饰大世界的开业同样给阜王路市场带来极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