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显示,2008年,全国节约代用木材量预计超过5500万立方米,将提前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的到2010年年均节约代用木材4000万~5000万立方米的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07年全国累计节约和代用木材量超过5亿立方米。按目前木材进口平均价格每立方米200美元计算,相当于减少外汇支出1000亿美元。按森林每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吨二氧化碳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亿吨。按目前我国林分森林蓄积每公顷84立方米计算,相当于减少了近1000万公顷森林的砍伐,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木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木材加工业方面的木材直接利用率只有50%左右,目前木材利用率提高到63%左右。以综合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制造业得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人造板生产规模年均增长22%,累计产量达到21004.30万立方米,是“九五”时期的2.8倍。仅以纤维板、刨花板计算年节约木材平均为1800万立方米。
二、废旧木材回收利用产业化进程加快。据统计,“六五”至“九五”期间,我国通过对玻璃、自行车等木制包装和废旧坑木、枕木、电杆、家具及房屋建筑拆卸木料等集中回收复用和加工利用,累计节约木材量达到1155.66万立方米,不仅缓解了木材需求压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近几年,随着我国木材节约政策实施和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废旧木材回收和产业化利用开始兴起,部分地区已建立木材回收站,把建房拆下的旧木材回收,再按市场需求,加工成各种可用木料。
三、木材保护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从事木材防腐、干燥、阻燃、改性等木材保护生产经营企业已超过1000家,其中木材防腐企业数量已由2000年前3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40多家,防腐木材年生产能力已超过600万立方米。近两年,每年向社会提供防腐木材超过150万立方米,按延长木材使用期限3~8倍测算,每年至少可为国家节约优质木材400万立方米。在木材防腐剂开发方面,国内自行研制的高效、低毒、环保型ACQ系列防腐剂,已开始取代国外同类产品。
四、木材代用稳步发展,木材代用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木材节约和代用技术不断进步,以金属、塑料、菱镁砼制品、竹材等材料代用木材发展迅速,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应用均有突破性进展。不但在建筑用材方面巩固和发展了钢模板、钢脚手架、金属门窗等代木成果;煤矿装备了单体液压支柱、型钢长梁、金属支架、金属摩擦支柱等;积极发展水泥制品支护、锚杆支护、菱镁砼制品等多种材料代替木材;全钢家具产量已占家具总量的53%,家具用材也向多种材料发展,如玻璃、竹木、竹制工艺、非木质人造板、藤制及软体家具等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而且,非木质人造板的开发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以农作物秸秆、竹材为原料的竹胶合板、竹编板、竹层压板、玉米秸秆板、芦苇刨花板、蔗渣纤维板、稻壳板、葵花秆板、红麻秆板、亚麻秆板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