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辽东半岛的沈阳与大连在地板市场的表现与内陆并没有太大差别,受国内消费大环境的影响,08年表现并不抢眼,市场疲软,需求不盱。但是,在分析市场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到双重解读:一是要看到市场不景气的一面,二是要看到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很多人只看到市场的疲软,而忽略了在疲软背后隐藏着的市场发展趋势:在沈阳,厂家直营模式的成功运作;在大连,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科学经营等等都为地板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向构画出了美丽的蓝图。
大连,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名城,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业、工业制造和养殖捕捞成为其支柱产业。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大连经济又迈入了一个高增长的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布局更趋合理。2007年,大连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08元,居辽宁省前列。快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与日趋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大连市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迸发的经济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也成为大连消费市场能够很少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而取得平稳过渡并有一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08年,在全国地板行业普遍叫“苦”声潮中,大连地板市场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似乎削弱了这种影响,进而支撑着渡过这一“特殊时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连市地板销量虽有小幅下降,但这并没有给商家经营带来太大困难,维持日常店面开支,并取得一定利润也并非难事,相较于其它城市地板市场来说,商家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其它地区的几次调查后,笔者对08年的地板市场普遍不怎么看好,来大连同样也抱着消极的心态,但是调查过程中这种消极思想逐渐改变,进而备受鼓舞,工作也开展的比较顺利。通过调查,笔者对大连市地板现状作了以下几点概括,供业界人士参考:
一、中洋竞争下的品牌差异化
在大连大型地板卖场内,国内知名品牌与洋品牌的竞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这种竞争并不激烈,但是我们能从这种竞争中找到地板品牌如何积极参与科学合理竞争的范本。在大世界家居广场笔者发现以圣象、菲林格尔为代表的国产知名品牌与以瑞士卢森地板,瑞典柏丽地板为代表的洋品牌之间的竞争最为典型。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地板市场的日益饱和,市场销售愈显疲软,如何适应这一现状,包括企业和经销商在内的多个销售环节都绞尽脑汁。笔者在走访完圣象和瑞典柏丽地板后了解到,追求品牌差异化无疑是企业在竞争中寻求突破的一条捷径。据圣象地板专卖店负责人向笔者介绍,“目前,地板产品比较单一,而且很多企业都盲目跟风,比如说圣象出了一个新品种,其他的品牌也会迅速推出相同的产品。因此,地板企业研发出差异化产品是当务之急。”瑞典柏丽地板专卖店负责人则告诉笔者:“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追求颜色的深浅和多样化,而是更多地把地板看作一种装饰品,可以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使地板回归到原本价值,给人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而不是局限于产品纯粹的物理指标上。”也许这种着眼于产品本身差异化的竞争要比盲目的价格战要更有利于地板行业的发展。
|